印度发布食品安全新规:肉制品标准首次单列,多项添加剂限制放宽
发布时间:2025-07-28
7月14日,《印度政府公报》刊发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局(FSSAI)2025年第1号修订条例,宣布对2011年版《食品安全与标准(食品产品标准与食品添加剂)条例》进行最新调整,新规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本次修订最引人关注的是首次将“肉肠”列为独立品类,对原料、工艺、成分、标识、储存等全链条作出细化规定:无论生制、熟制还是发酵型,肉含量不得低于50%,熟制品内部温度必须达到75℃并强制冷却;冷冻储存温度须稳定在-18℃以下,同时明确禁止异物、异味和可见杂质。此举意味着印度对肉制品监管由“笼统”转向“精准”,为本土企业出口和外资进入提供了可预期的技术门槛。
条例同时更新多个技术参数:将数种植物油脂的折光指数区间予以微调;对脱水龙蒿叶及其粉末的水分、灰分、挥发油含量设定上限和下限;在包装饮用水矿物质指标中,把镁、钙、硫酸盐的允许范围适度放宽,以兼顾水源差异与人群健康。食品添加剂方面,删除日落黄、胭脂红等合成色素中“不得含有汞、铜、铬及芳香胺”等表述,改为统一执行2011年污染物限量标准,此举被业界解读为与国际通用规格接轨,减少企业重复检测负担。此外,允许使用的酶制剂名单新增5种,来源涵盖曲霉、木霉等基因改良菌株,可用于油脂脱胶、面团改良、蛋品加工等多场景,并统一设定铅≤5 mg/kg、致病菌不得检出等安全红线。
来源: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局官网